不管是期末还是期中考试结束了之后,很多学校都会为此开家长会,而最让学生们担心的还不是考试成绩,而是家长们的脸色。
家长会还是“告状会”
近日,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中小学生,绝大多数孩子提到家长会就会流露出或多或少的害怕。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刘同学说:“一开家长会就要公布成绩,成绩好了还可以,成绩不好,家长的脸就黑黑的,回家再说上两句。我们班老师一提开家长会,所有同学都低着头。”另一位小学生也告诉记者:“我就怕老师把我的缺点告诉爸爸、妈妈,他们回来就发火,让我跟别的同学学,我不希望跟别的同学比。”已经上初三的张同学说:“家长会后老爸对我不理不睬,我就知道考砸了。我特别害怕我爸不理我,太过分了,能不能不把成绩放在第一位?干吗非要以分数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呢?”
如果说,家长会对孩子们来说是害怕,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则是无奈,是硬着头皮去应付的差事。张先生的儿子正在读初中,他告诉记者:“现在家长都很忙,孩子也忙,一天到晚看不着孩子,孩子在学校到底表现怎样,也就家长会还能了解一些情况,不来心理不踏实,来了,看到孩子成绩不咋样,又抬不起头。”家长赵女士说:“家长会就是那么回事,走个形式吧,解决不了实际问题,有的家长怕家长会丢不起人,干脆对家长会挂起免去牌或是让孩子的爷爷、奶奶去。”
也有一些家长认为,家长会越来越形式化,弃之不舍,食而无味。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家长会没有随着教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,还停留在“批斗会”的层次上,没有成为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,老师、家长和学生心灵交流的平台。
能否成为家校良好的沟通平台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传统家长会的尴尬,并着力进行家长会的改革和创新。一些学校提出将尊重、平等、互动观念融入家长会,推出了交流式家长会,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,学生成为家长会的成员,家长与老师、学生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中进行良性沟通。
我市某中学的熊老师认为,传统的家长会确实存在一些弊端,一是家长从家长会上获得的信息有限,只注重孩子考试成绩,二是多数家长有挫折感,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,很失落,同时觉得自己没把孩子教育好很失败。回去后就会恶性循环,只盯着孩子学习,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。
如今以平等、尊重为前提的家长会正在受到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。这类家长不再把学习成绩作为家长会的惟一内容,而是关心教育孩子的方法,为孩子成长打造良好的沟通平台。但是这种家长会对班主任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他们不仅要有现代的教育理念,还要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特点,孩子们的困惑提出科学的教育方法,并且他要成为好的组织者,让家长们能够从交流中受益,从而提高家长会的质量。
据了解,这种形式的家长会在德阳还很少有人尝试。其实,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,但现实是孩子大多数时间都不在自己身边而是在学校,从许多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来看,一大因素是来自家长,另一个因素是来自老师。所以老师和家长的良性沟通非常重要。我们期待孩子的成功,但孩子期盼最多的也许是得到老师、家长、同学的理解与尊重。
家长会,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拥有灿烂的阳光,让家长们展露开心的笑容呢?
※ 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解析"中国式家教"两大通病
“十一”黄金周期间,贵阳市的吴莉莉(化名)一家过得很不开心。因为爸爸无意中在客人面前说了小莉莉几句,这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就离家出走了两天。据介绍,莉莉性格内向,离家出走已经不是第一次,弄得家里人和她说话都小心翼翼的。
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何克认为,传统的中国式家教有两大通病:一是过分溺爱,孩子成为全家人生活的重心。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,不少家庭培养出了一批小皇帝和小公主,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。二是过分严厉,甚至信奉棍棒教育,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,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等。
这两种通病存在的共同问题是,不研究孩子的心理健康,不讲教育科学。何克教授说,传统的中国式家教该到补心理课的时候了。
选择“能以互补”
何克教授认为,现在的独生子女本身存在很多心理问题,主要是没有小伙伴造成的情绪孤独、性格怪僻等。对此,家长要多加开导,并设法召唤心地好而诚挚的儿童,与自己的孩子多接触。最好设法为孩子选择“能以互补”的小朋友。如莉莉性格孤僻,动辄出走,父母就要多找原因,情况严重可看心理医生。
而孩子与父母之间,应建立起平等、尊重、信任、宽容、鼓励等良好关系。心理学研究证明,孩子与父母平等争辩,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,而且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,明辨是非,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尊重孩子喜好
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必不可少。贵阳市一位在政府担任要职、工作十分繁忙的家长,在谈到自己培育孩子的成功之道时说:每天要和孩子交流一小时,做孩子的好朋友。他的女儿现在北京大学就读,当年在高中时是学习好的女孩子中唯一穿耳洞、戴耳环的。这位家长说,这是女孩子的爱美之心,应该得到尊重。
何克教授建议,家教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讲方法,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,尤其要注意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,保持与孩子交流与沟通,多引导、多做孩子的好朋友。
※ 家长,请调整您的“投资”方向
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。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崛起,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关注,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。据调查,有92.7%的家长希望孩子上大学。于是,沉重的精神压力,丰厚的物质刺激都施加到孩子身上。笔者认为,这种畸形期望和关爱就像盲目的“投资”,不利于孩子的成长。
一方面,畸形期望使孩子承压太重。有专家说,教育要从娃娃抓起。许多家长,孩子尚未出世,就已经为他设计了一整套教育方案:从胎教入手,到大学结束;从开发智力,到培养特长。希望孩子生下来就是神童,一读书就能考博士,长大能当这家那家。据报载,一位年轻的妈妈想培养腹中孩子的音乐才能,把录音机开到最大音量放到腹部,让胎儿感受节律,结果使胎儿耳膜受损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,不问孩子的兴趣,自作主张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,孩子一旦有厌倦情绪,就硬逼着去。实在不行,家长陪同去上课。孩子在无奈中学习,效果并不好。于是有了孩子为逃避钢琴课竟自残手指的事例。
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是每个家长的心愿。有的家长认为成龙成凤的保证就是双百分。家长们把孩子送进学校后,关心的就是考试分数是多少,而不是问孩子学了什么,有没有意思。给孩子的印象就是学习等于分数,只有第一才是最好的。给孩子一个目标固然重要,但期望值过高会给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。以致有小学生就感叹,什么时候象爷爷奶奶一样退休了就好了,更有甚者,因为中考失利、高考落榜就轻生。
另一方面,畸形关爱使孩子自生力弱。“再穷不能穷教育,再苦不能苦孩子”是现代社会很时髦的关爱宗旨。于是,有下岗工人,宁肯自己吃咸菜,也要让孩子喝酸奶、吃肯德鸡;有白发老人,宁肯自己拎着书包大汗淋漓地追着孙子,也不敢让孙子走出自己的视线范围;有小学五年级学生,每天早上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;有高中二年级学生,洗被子时不知道棉絮可以从被套里拆出来。家长怕孩子饿着、冻着、累着,成了全职保姆,结果呢?许多孩子不仅缺乏艰苦朴素的精神,而且独立生活的能力极差。
横向联系,大家一定会想起这样两个例子。一个例子是:日本组织了17户市民到中国上海居民家中做客。一个日本幼儿抓吃生馄饨 ,日本妈妈说:“别制止他,这样他才知道生馄饨不能吃。”日本孩子摔了一跤,先哭着求助,后见无人帮助,只好自己爬了起来。日本妈妈说:“让孩子尝试失败,才能获得成功。”大家可以假想一下,换作是中国妈妈,早跑过去把孩子抱进怀里,喊保姆把馄饨煮熟了,吹凉了喂给孩子吃。
另一个例子是:一些日本孩子曾与中国孩子在内蒙古举办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。日本孩子生病了能坚持到底;他们能自己熬米粥,并礼貌地请大人进餐;他们知道将用过的杂物用塑料袋装好带走。中国孩子离开了保姆式的家长便手足无措我们姑且不说,中国孩子表现出的娇气、懒惰、自私却给中国人留下沉重的思考。
当然,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帮助无可厚非,给孩子必要的关爱和呵护更是理所当然。可是,现在有的家长在面对独生子女时,“投资”的方向却把握得不好。比如,注重用名牌衣着打扮孩子,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却被家长包办代替。对孩子的教育,一方面,期望值过高,另一方面,教育方式过于简单。比如,孩子成绩不如别人,就训斥、责打;孩子表现出个性,就认为是叛逆,予以压制。孩子想谈谈自己的想法,家长却说小孩子懂什么。长此以往,孩子与家长无法沟通,如果在学校里又因成绩不如他人而自卑,就会封闭自己,甚至酿成悲剧。
所以笔者想说,家长,请试着调整您的“投资”方向:请在孩子的生活能力方面放开手,在孩子的生存能力方面搭把手。当孩子们闲得无聊的时候,就让他们做一做家务;当孩子们伸手要钱给同学过生日时,就坚决地说“不”;当孩子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要赔偿时,就让他们自己去承担责任吧。给孩子一些教训,让他们敢于面对失败,能承受一点挫折有什么不好呢?
当然,孩子有了进步,你应该大方地表扬他,“你太杰出了”、“你很伟大”,这些字眼用在付出了劳动的孩子身上有什么肉麻的呢?我们常说“谦虚使人进步”、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,而西方人却认为,“成功是成功之母”。孩子有了一点成绩,鼓励。再有成绩,再鼓励,从而形成良性循环。他们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点,产生自信,拥有敢冒、敢闯的精神。这不正是21世纪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吗?